9月的平凉大地,从广袤田野到温室大棚,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绘就了一幅幅生动喜人的丰收图。
今年以来,平凉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做强牛果菜、衔接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驱动、标准引领、全链升级的精品农业发展之路,提升特色产业价值链,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提质增效聚集群
时下,在庄浪县南湖镇庄浪河流域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长势喜人的西蓝花迎来了丰收季,一筐筐新鲜采摘的西蓝花在田间地头装车,直接运送到不远处的庄浪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的冷藏保鲜库里包装装运,发往全国各地。
庄浪县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坚持链式发展,全县蔬菜产业已形成集蔬菜生产、种养结合、科技示范、三产融合的综合性农业发展模式,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3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18.94万吨,总产值达到4.41亿元,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平凉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光热水土条件较好,适宜农业生产,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当地以创建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为统揽,聚焦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建基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树品牌、兴业态,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培育打造了“平凉红牛”“静宁苹果”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蔬菜、马铃薯、中药材3个十亿级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430亿元。
“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22.8亿元和181亿元,被评为“甘味”系列十大地方公用精品品牌。牛、果、薯分别纳入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崆峒区成功创建平凉红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静宁县、庄浪县、灵台县以果为主的产业园,崇信县以“平凉红牛”为主的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凉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一县一园、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平凉市围绕提升特色产业价值链,制定“牛果菜薯药”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方案,全面落实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行市、县“一条产业链一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张发展图谱、一个专项方案、一批龙头企业、一套差异化扶持政策”的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和项目资金向特色产业发展聚合。为进一步推动平凉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凉市委、市政府还印发了《平凉市聚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在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以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为目标,以建设陇东百万头红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陇东南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现代设施蔬菜创新引领区、西部马铃薯主食化种薯繁育基地、西部优质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养基地、西部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支撑,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强牛果菜、衔接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把农业打造成“1.5次”产业,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育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现代精品农业支撑培育体系基本建立。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3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0%,农产品综合加工率提高到66%,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5: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以上,带动全市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5%以上。到2030年,全面建成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约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塑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竞争力影响力强、知名度美誉度高、“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精品农业品牌,“平凉红牛”“静宁苹果”成为西部地区标志性农业品牌,走出一条具有“西部”时空定位、“现代”方向引领、“精品”内在特质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4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5%,农产品综合加工率提高到7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3: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2%以上,带动全市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
提升品牌影响力 畅通销路富乡村
今年3月,平凉市招商引资(北京)推介会暨平凉红牛系列团体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极具产业特色的“平字号”产品受到参加招商活动的企业家和北京市民的青睐。
5月22日,经过层层检验出口的15吨“甘味”农产品静宁苹果,顺利进入美国洛杉矶市场。这是静宁苹果首次出口美国市场。如今,静宁苹果的“朋友圈”已经从东南亚逐步拓展到中亚、中东、欧洲以及北美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企业“朋友圈”,畅通产品新销路。近年来,平凉市注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农产品质量得到不断提升,以平凉红牛、静宁苹果为代表的平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个、企业商标品牌34个、产品16大类38种,不仅成为平凉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更成为全市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平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平凉红牛产业围绕做好“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注重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培育链主企业15户、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省级6家),培育企业品牌15个,研发生产牛肉制品、骨制品、皮制品和生物制品等6大系列112种产品,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直营店60多家,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新开“平凉红牛”旗舰店、专卖店8家;建成灵台昊康万头养殖场,静宁锡航、崇信腾洁等5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5个;建成肉牛屠宰及牛肉分割生产线8条、有机肥加工生产线23条。
“静宁苹果”产业建成静宁苹果博览城等大型果品批发市场13个,发展县级果品专业市场、重点乡镇及专业村果品销售集散地500多个;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全国设立直销店近百家、农超专柜200多家,注册企业商标105个,积极推行“互联网+果业”模式,平凉静宁苹果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全省首批“苹果期货交割库”成功落地;培育保鲜贮藏、冷链物流企业180多家,出口外贸企业23家,苹果远销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产季苹果出口1.96亿元,市场知名度和销售半径日益扩大。
今年上半年,牛产业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计划,牛饲养量达到74万头、出栏量达到20.5万头,猪饲养量达到85.5万头、出栏量达到42.5万头。平凉红牛育种群规模达到2616头。果产业在稳定现有150万亩果园面积的同时,突出老旧果园改造和标准化管理,促进品种迭代升级,示范推广瑞雪、瑞阳、黄金维纳斯等新优品种果园21万亩,占全市苹果栽植面积的13.91%。设施蔬菜实施重点项目54个,完成投资4.6亿元,占计划的49%。已建成项目14个,新建设施4344亩,全市种植蔬菜30.97万亩,产量30.5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3.9亿元。
推动农文旅融合 “融出”乡村好风景
每年夏季,生态环境好、凉爽宜人的平凉乡村成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
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二沟村一处露营地,烧烤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人们悠闲自在地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和美景,欢声笑语不时传来,小小的帐篷撑起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儿童游乐区设有蹦蹦床、沙坑、户外攀爬网、滑梯等娱乐设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游客服务中心,土鸡、土鸡蛋、土蜂蜜等农特产品和独活、当归等中药材整齐陈列。
“前几天在手机上看到这里的露营地不错,周末和朋友带着孩子一起过来。这里离城区比较近,环境也不错,周末过来放松一下感觉挺好。”平凉市民刘小霞说,城区周边有不少露营地,每到周末她都带孩子出来游玩,各个露营地的人气都很旺。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从徒步露营、田园摄影,到亲子游学、农耕研学,平凉乡村花式玩法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给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近年来,平凉市按照“文化引领、龙头带动、两翼支撑、多产融合、多点联动”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区位和资源比较优势,重点培育大景区带动型、城市依托型、产业融合型、文化体验型4类乡村旅游业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和促进发展的50条措施。
“十四五”以来,平凉进一步突出乡村旅游样板打造。目前,已成功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7个。其中,崆峒区崆峒镇西沟村、华亭市策底镇大南峪村、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静宁县八里镇大路村被评为省级优秀等次。今年4月,崆峒区上杨乡以文旅康养党建联建赋能乡村振兴,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今年,平凉市计划打造庄浪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崆峒区麻武乡月明村、静宁县新店乡甘坡村、灵台县邵寨镇干槐树村、崇信县黄寨镇黄寨村4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创新运营模式和实施文旅项目,成功创建乡村A级旅游景区24个。
农村发展的无限动能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积聚,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平凉将全力打造西部现代精品农业样板区,坚定不移走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驱动、标准引领、全链升级的精品农业发展之路,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