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纵深推动东西部协作发展 一江连山海 穗毕结同心

发布日期:2023-11-24 00:0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616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3-11-24 00:00:00  
616

   毕节是珠江发源地,广州是珠江入海口,共饮一江水,穗毕情谊长。


    大湾区内,资金、技术与人才“应邀”集结、欣然进山、带去希望;乌蒙山中,农产品、加工品“脱胎换骨”,走出深山、走向大湾区、走向广袤天地。


    结合毕节所需,衔接广州所长。两地积极开展“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深挖毕节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推动联动机制更加高效、地域帮扶不断深化、领域帮扶更加精准,横向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全面铺开帮扶工作,纵向结合毕节重点领域发展所需深度推进,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协作。


    溯珠江之水而上,穗毕山海异域而同心。


    产业协作引来发展“活水”,打破发展瓶颈,乡村产业活了,人们的荷包鼓了;劳务协作转移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黔,车间开在家门口,生产就业两不愁;消费协作打通销路,将优质农产品“嫁入”大湾区,觅得市场“佳婿”……


    一段段佳话在两地传诵,东西部协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助力毕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粤黔协作时代新篇。


    盘活产业链,带旺新乡村


    云雾缭绕间,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的茶树种在田间地头。近2年间,太极古树茶的身价翻了数倍,以前不值钱的“杆杆茶”,现在的收购价已达到30元至120元一斤。


    2021年,广州市天河区结对帮扶七星关区,以“资金帮扶,技术帮持,人才帮培”的方式,推动当地古树茶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七星关区古树茶产业有基础,有历史、分布广,当地群众采茶多,发展起来可以惠及当地2万多名茶农。”在广州市天河区派驻到毕节市七星关区挂职区委常委、副区长的练惠林看来,既有地域特色,又有群众基础的古树茶产业,正适合重点帮扶发展。


    于是,受粤黔协作工作队毕节工作组(下称“毕节工作组”)邀请,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会长陈栋来到太极村,从茶叶采摘到加工,全程指导教学。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谢涛就是在场的一员,“当天做出来的茶,品质有了明显的变化。”


    制茶工艺标准的完善只是第一步,在当地培养产业人才,才能实现产业的长足发展。去年,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应邀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首届“2022年粤黔协作毕节市七星关区制茶师培训班”,七星关区37名茶企骨干的制茶技能得到系统受训,并全部通过贵州省茶叶协会的考核。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带来技术和人才的同时,广州多方力量参与其中,助力太极古树茶闯出市场,扩大太极古树茶品牌影响力。


    今年9月,一场“太极古茶·黔韵粤香”的品牌推介会在广州举行,企业现场品茶、当场下单。在穗毕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太极古茶销往全国20余个省区市。


    “种茶,今年收入有五六万元。”太极村村民穆康禹从小就采茶,但近年才依靠采茶改善家中经济,并将家中房子翻修一新。


    “如今,太极古树茶产业比以前又上了一个台阶。”练惠林说,但工作还应多谋划一步,“要解决古树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未雨绸缪。”


    在粤黔东西部协作政策的支持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等正在对毕节市七星关区古茶树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新品种选育,从103株有特色的茶树株中精挑细选,选出5种申报品种权,培育古树茶的“种业芯片”。


    以“广州企业+毕节资源”“广州市场+毕节产品”“广州总部+毕节基地”“广州研发+毕节制造”的“4+”模式深化合作,支持产业全链条发展,毕节工作组今年继续加强区域协作,引进更多广东企业在毕节投资落地运营,在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当地人才、拓展市场渠道、培育当地品牌的同时,立足当地产业长远发展,构建起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穗毕东西部协作新格局。


    家门口就业,安居又乐业


    走进位于毕节市黔西市岔白工业园区的贵州质品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2800余台缝纫机马力全开,1000多名工人正熟练地操作机器、完成工序,订单赶制如火如荼。


    “国内国外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四五月份,国外客户来自欧美、日韩、东亚国家。”对贵州质品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琼来说,订单不愁,愁的是熟练工不足,招工面试就设在园区门口,“现在每月要举办两场招聘会,目前还有超过400人的用工缺口”。


    总人口超过950万,毕节市是贵州人口大市。劳动力具备数量多、潜力大的特点。


    借力粤黔东西部协作机制,近年来,毕节市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优化轻纺工业发展环境,培育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落户,适配当地劳动力结构。贵州质品服饰有限公司便是其一。


    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既释放了毕节潜在人口红利,也延伸培育了现代工业产业链。以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为例,自2022年落户毕节市纳雍县以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10多万件服装从晶煌制衣发往全国及海外市场,与此同时,晶煌制衣解决了超过1000人的就业问题,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安居乐业。


    除纺织业以外,更多领域的企业在这里找到扩大生产与节约劳动力成本的平衡点。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首家高端动漫手办制造企业,2021年在粤黔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下,落户毕节。目前,该公司每年为毕节创造了数千万元的外汇,同时也为毕节创造了1000余个用工岗位。


    如今,穗毕两地共同建立12个粤黔协作“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吸纳大量毕节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或在广州就业。同时,在毕节援建帮扶车间、实施产业协作项目等,促进毕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穗毕两地还加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开设订单班,定向培育紧缺型人才。来自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的秦鹏从“广州港班”毕业后,顺利入职广州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如今,他已成为广州港一名月入过万的机械司机。


    近年来,随着穗毕两地不断完善协作机制、强化协作措施、创新协作平台,劳务协作逐渐走深走实。2021年至今,两地劳务协作已累计助力近20万名毕节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


    黔货进湾区,打通致富路


    织金竹荪、大方天麻、黔西黄粑、赫章可乐猪腊肉……今年8月,在第31届广州博览会上,毕节80家企业240余款绿色农产品集中亮相,为羊城人民带去了一场极具毕节特色的味蕾体验。


    地处乌蒙腹地的毕节,好山好水,“山珍”琳琅满目;位于南海之滨的广州,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市场空间广阔。


    珠江上,以东西部协作、文旅融合为主题的珠江游船——“化屋号”游船,自开航以来,共计开出1200航次,接待旅客超21万人次。黔西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优质农特产品,苗绣、蜡染等特色民族文创产品,在“化屋号”游船上,打开向粤港澳大湾区宣介的一扇窗。


    通过消费协作,生长在黔山秀水间的优质农特产品打通了跨越关山天堑的“产销通途”,从“深闺人未识”到“美名天下扬”。而广阔的消费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长迅猛的同时,也对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东引广州资源,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在毕节工作组协助下,毕节从生产端入手,提升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围绕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在延链、补链、强链中精准连接市场需求,着力提升全市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倒逼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炒制、罐装、包装……走进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浓郁的辣子鸡香味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即将发往广州的广式辣鸡。


    “按照消费者需求,我们先后研发出了广式辣鸡、鸡肉松、卤鸡、竹荪鸡汤等10余款产品,在广东市场上深受欢迎。通过深加工,一只‘滚山鸡’的身价翻了好多倍。”贵州百凤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进介绍,2020年初,在毕节工作组的协调对接下,广州消费联盟组织了10余人的专业团队前往纳雍县,对屠宰、分拣、包装、检疫、物流等环节制定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凭着过硬的品质和品牌推广,“滚山鸡”身价暴增。


    从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来到毕节市,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爱生在当地打造了南瓜物流仓储基地,并通过南瓜深加工,打开国内和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销售收入连年增长,带动当地2万多户农户增收,填补多年来贵州省南瓜产业精深加工和出口空白。


    如今,在毕节,融入广州元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补齐加工、流通短板后,有序承接着产业梯度转移。一个个“贵字号”特色农产品越山跨海闯市场,农产品生产加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市场不断扩大、产业迭代升级的“一揽子”提升。


    “待字深闺”已成过往。以产业为引领,如今,随着消费协作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山区”好产品以各种形式走俏大湾区市场。

Copyright © 2010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