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突出五个聚焦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落实

发布日期:2020-04-08 10:2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1901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0-04-08 10:20:00  
1901

  近年来,邛崃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成都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为引领,突出“五个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聚焦全域统筹,科学开展规划设计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系统设计,重塑城乡空间格局和经济地理。一是注重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坚持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统筹实施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29项规划修编,优化提升乡村规划体系。二是注重将行政区域调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保护等要素,按照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着力形成中心城区、羊安新城双核引领、特色镇错位发展的城乡布局。三是注重将全域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将市域划分为城市功能拓展、现代农业聚集、精品文旅融合、生态涵养保护四大片区,构建形成全域“四片协同”发展格局,并率先打造天府现代种业园、邛茶走廊、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聚焦质效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以现代农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抓好质量管控、品牌塑造等关键环节,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做优特色产业。聚焦粮油及高端种业、茶叶、林果等特色优势领域,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推广“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6万亩、规模化标准产业基地66.5万亩,发展粮油规模种植21万亩、茶叶13万亩、猕猴桃10万亩,打造微牧农庄、嘉林生态农场等种养循环示范基地7个。二是做亮特色品牌。坚持创品牌提能级,大力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82个,“邛崃黑茶”进入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县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获评全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三是做强龙头引领。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新建行业协会4个,培育成都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9家,发展夹关茶叶、牟礼稻渔联合体2个,全市农业产业化带户面达88%。邛崃市被中国农科院遴选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乡村振兴科技合作共建示范县。 

  三、聚焦先导支撑,建强现代种业功能区 

  突出现代种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地位,高起步建设天府现代种业产业园。一是高点定位。紧扣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以杂交水稻、油菜种业为基础,畜禽、水产、蔬菜等种业为突破的“大种业”格局,全力建设“四川省‘大种业’孵化器”“西南种业中心”“西南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种业价值链示范区”,努力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导性支撑,建设辐射西南、服务全国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高位推进。强化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攻坚,启动2.1平方公里种业总部建设,同步实施种质资源圃、专家大院等10个功能性配套项目,引入中国农科院、川农大等院校共建“三中心一院一室”,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西南分中心”,与省农科院共建“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西南种业创新孵化中心”和四川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川农大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全省唯一的种质资源中心库。三是高效带动。推行片区综合开发运营模式,创新“管委会+专业化运营公司”运营机制,探索构建“农户+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种业园开发建设公司”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按照总部科技引领、基地规模生产的思路,累计建成种业科研和生产基地2.8万亩,新签约中化MAP、荣稻科技等6个产业化项目,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聚集27家种业及关联企业,基本形成“育繁推一体化”链条布局。 

  四、聚焦城乡融合,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突出提升乡村风貌形态和群众生活水平,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高品质生活圈。一是塑美乡村形态。坚持“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先期实施现代种业小镇、十方堂文创小镇等特色镇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郭山茶兰、高埂远村等25个川西林盘,依托土地综合整治推进10万亩大地景观再造,建成“椒兰山房”“竹上花楸”等精品民宿20家,平乐古镇入选全省第一批文旅特色小镇。二是提升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五大行动,启动130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在全国率先推出无人值守垃圾回收站,改造农村户厕13551户,建成绿道网络220公里,开放运营省内首条自行车高速。三是强化设施配套。大力实施农村“五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06公里,获评成都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动7个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成50个基层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15分钟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五、聚焦赋能增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获评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一是探索群众多元增收机制。扎实推进国家第二批返乡创业试点,扶持返乡人才创办经济实体2300余个,带动就业5.1万余人;深化“土地预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农业社会化服务”利益联结机制,被评为成都市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市)县。二是探索资产资源盘活机制。全面落实“三权分置”制度,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挂牌交易集体建设用地3宗;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67宗1.89亿元。三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建立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长效机制,通过“农贷通”平台放款844笔、4.8亿元;探索“银行+龙头企业联保+联合社”“经营权+镇乡规模种粮土地流转风险担保基金”等融资模式,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69.88亿元。四是创新乡村发展治理机制。全域实施“为村+”平台建设,开通“农业+电商”6大类85个功能栏目,形成线上线下微党建、微服务、微治理、微产业“双轨四微”工作机制,中组部来邛调研时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举办全国第二届“为村”大会,“为村+河长制”工作收录进《让每一条河流都焕发生机——四川全面推行河长制亮点扫描》一文中,并被水利部发布在官方网站予以推广。 

Copyright © 2010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