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偏远农村探出改革新路

发布日期:2020-04-01 09:3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1652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0-04-01 09:30:00  
1652

  近年来,阿里地区改则县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衔接起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牧区改革统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文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高海拔偏远农村改革促脱贫新路子。

  2015年,改则县将物玛乡抢古村列为牧区改革试点,以规范合作社发展、提高合作社效益、降低牧民生产成本、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切入点,针对以往单个牧民合作社规模小、经营粗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整合全村各类零散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了抢古村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全村71户256人成为合作社成员。并建立健全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组织形式、社员义务与权利等,进一步规范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加强合作社人才管理培养,提升组织化管理水平,确保合作社发挥作用。

  合作社以群众自愿为主,采取政府引导、村“两委”班子讨论、召开村民大会通过的方式,鼓励引导群众以牲畜入股、劳动力入股、联户放牧、草场流转的方式参与合作社运营。合作社按照“劳动力统一安排、草场统一管理、畜产品统一购销、经营收入统一分配、无劳动力和孤寡老人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记分”(简称“六个统一”)运作模式经营,促使传统粗放的牧业生产方式向科学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为便于管理和沟通,村“两委”班子根据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范围,设立多个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员与群众同劳动,共同收获劳动的喜悦和丰硕成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与此同时,日土县创新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方式,坚持“以规划统筹地点、以地点统筹项目、以项目统筹资金”的原则,建立了从规划编制、项目申报到资金使用的全程整合机制。近3年来,共整合农牧、水利、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标准化牛圈、羊圈、人工种草等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牧区金融服务,由县政府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地方财政出资担保,提高合作社贷款额度。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抢古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30万元新建了洗砂场。实施象雄半细毛绵羊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总投资80万元,引进半细毛绵羊700只,目前,象雄半细毛绵羊养殖量达到1016只。

  通过牧区改革引领脱贫攻坚系列举措的落实,抢古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该村入社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47元,年均增长15.4%。村集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村养殖基地牦牛养殖量由2012年的74头增加至341头,象雄半细毛绵羊养殖量由403只增至1016只,村集体商店周转资金由2014年的15万元增长到50万元,人工种草面积由2014年的200亩增至1000多亩。富余劳动力得到解放,实现86名劳动力从单纯的牧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就近就便从事建筑行业或服务业等,实现了单一收入向多元化收入的突破,转移劳动力年实现创收127.8万元。群众创收意识显著增强,通过实行按劳分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牧民群众劳动热情、增强了创收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实现了平等、互惠、互利的和谐局面,入股社员通过劳动所得,年户均分红59856元,最高分红97892元,最低分红19275元。老养幼教意识得到提升,按照“六个统一”运营模式,实行孤寡老人统一供养、在校生统一计分措施,全村21名孤寡老人年人均分红6088元,66名在校学生年人均分红1600元,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草场流转实现“双赢”,通过草场流转、明确草场使用维护和建设责任,促进了闲置草场的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牧业生产效能,增加了被流转户的现金收入,全村草场流转金额47935元,年户均获利3195.67元,改革红利得到释放,实现了牧民可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Copyright © 2010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